阅读历史 |

第373章 骁勇闻名的兵(1 / 3)

加入书签

赵贵厉喝着抬脚猛踹,那名黑衣人惨叫着摔在地上,抽搐两下便死透。

这边杨凌早有准备,他右手抓起地上的尸体挡在身前,左手握剑斜劈,噗嗤声响,鲜血喷溅,那名黑衣人被拦腰砍成两段,肠子内脏哗哗地洒落,场面极度血腥。

这些黑衣人的实力不弱,武艺不俗,普遍都是壮丁的身份,其中甚至不乏武举出身的青皮,若是换成平时,杨凌要消灭他们不是难事,但现在他们遇到的是精锐的预备役军官,再强悍的汉子在训练有素的军人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,更别说还是以骁勇闻名的兵。

“杀呀!”赵贵大吼着冲上去,左手抓住活着的黑衣人,右手抡圆胳膊狠揍对方,转瞬间将其砸得吐血昏迷。

杨凌则拔腿朝旁边跑去,他刚才看到屋顶上居高临下还有两名黑衣人。

果然,就在这时,屋顶上突然跃下两条人影,手执兵刃扑向赵贵。

杨凌眼疾手快地拔出横刀,朝前跨出两步,双手握刀,大喊着迎上前去。

“当啷!当啷!”杨凌的横刀和黑衣人兵刃相撞,爆出阵阵金鸣声。两人的武技都不错,短暂交锋之后均被震得虎口生疼。

两名黑衣人互望,均露出惊骇的神情。他们原本认为杨凌不过是普通的乡巴佬小吏,根本不堪造就,结果没想到杨凌的武艺竟然如同江湖高手般强大。

不等两名黑衣人缓过劲来,杨凌的双腿已经踢出,两个黑衣人立刻被扫得跌坐在地上。

“拿下!”杨凌大喝着,两名侍卫冲上前去,将两名黑衣人扭到自己跟前。

杨凌蹲下身子仔细地打量着两人。

其中那名身材高大,长着络腮胡须的壮汉显然是黑衣人的头目。杨凌伸出拇指轻戳壮汉的太阳穴,试图逼问他是什么人。但是这名壮汉却是硬骨头,宁死不屈,连哼都不哼。

杨凌叹息摇头,旋即站起身来走到其它黑衣人跟前,先是敲晕三个黑衣人,然后把其他几人捆绑起来。

做完这些后,杨凌对护卫首领赵贵吩咐道:“你马上去给刘志报信,告诉他我已经找到线索,让他带人立刻赶到陈家坞来。”

赵贵答应着转身离开,杨凌则返回济州桥,继续按照既定的行动策略进攻陈家坞。

这时候,城内突然亮起数盏灯火,接着听到有人高喊:“有刺客!”

城内顿时沸腾起来,原本寂静的济州城变得喧闹起来。

“该死的!被识破啦!”

杨凌暗骂,急忙命令众人加快行动。

众人趁乱朝西门奔去,不到片刻,便看到西门外出现大批的守军。这些士兵虽然慌乱,但却依旧坚守岗位,阻止敌人靠近西门。

“放箭!”

随着守军的号令,密集的箭雨倾泻下来,杨凌率部奋力拼杀,好容易杀出重围夺路狂奔。

“杀啊!”

杨凌的身后传来追兵的喊声,这支部队迅速逃向北面。

在距离济州桥还有20里的地方,杨凌的部队又遭受埋伏,与追兵展开激战,最后在付出伤亡惨重的代价之后终于脱离险境。

这次追击杨凌的是陈家坞的镇匪,总共八百余骑,为首的是陈家坞的土匪头子陈永福,他也是陈家坞土匪的头目。

陈永福率八百余骑追赶杨凌的部队,他本以为能够轻松地追上杨凌,但没想到追出五六里后,敌人越跑越远,很快便消失在茫茫的夜幕之中。

陈永福知道自己这种追法,肯定是撵不上杨凌的部队,于是勒马停下,派人沿途打探消息。

不久后,陈永福派出的哨探赶回,禀报消息说,附近村庄的巡逻兵发现杨凌的部队出现在陈家坞西门外。

陈永福得到确切的消息后勃然大怒,他立即命人将陈家坞的寨门打开,调遣数千名土匪出寨搜捕杨凌部队。

杨凌的队伍虽然撤离得匆忙,但还是留下不少痕迹,因为担心遭到埋伏,所以他并未带走那些俘虏。因为他很清楚,即使将这些俘虏押解到县衙审讯,恐怕也问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。毕竟这伙人只是陈家坞土匪,对于朝廷和锦衣卫毫不知情。

杨凌的部队在夜色中奔驰,他们没有往东或往北,因为那样风险太大,他们选择绕行东郊,准备翻山入海进入黄河。

“大帅,前面有条岔路,怎么办?”赵贵焦急地询问道。

杨凌看着漆黑的树林,眉头微蹙地沉思着,他忽然意识到前面的树林可能会有陷井,因为从济州城到这座树林有30多里路程,杨凌他们的运粮车和骡马拖拽的货物都不轻,在崎岖的山坡上奔驰肯定会留下足迹。

“走小路,绕过去!”杨凌沉声说道。

众人立刻分散,杨凌和几名亲兵牵着两匹骏马,由赵贵引领朝前方小路跑去,剩下的人则牵着牲畜在山间小路艰难跋涉。

“吁!”赵贵拉着缰绳慢下来,脸色难看地低声道:“大帅,前面是悬崖峭壁。”

杨凌抬头望去,只见前方的山峰笔直陡峻,犹如擎天巨柱般耸立云端,怪石嶙峋、怪木参天,看上去颇像鬼斧神工之作。

杨凌深吸几口气,咬牙道:“跳崖吧!”

这处峡谷位于半山腰上,身山涧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