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三百零一章 出雍鸡关,直取升龙(2 / 3)

加入书签

以外,其余东南亚国家基本都没有回应。

主要是虽然这些国家都与李朝打过仗,但他们这些国家基本上都被长山山脉与李朝分割,与宋朝更是距离遥远。

所以他们往往会选择不理外事,关起门来在自家小圈子里玩,也很少会向中原王朝进贡。

大理就不一样。

本身他们积极与宋朝保持良好的关系,又和越南李朝有世仇,听说大宋准备对越朝用兵,那自然是要痛打落水狗,跟在大哥身后狠狠地出一口当年金华步战役惨败的恶气。

到六月份,狄青率领着数万人马,终于浩浩荡荡地抵达了邕州。

杨察带着广南西路大小官员前去迎接。

正是傍晚时分,夏日时节天色却没有暗,西方太阳还挂在山头,东边的月亮就已经升起来,此时差不多是晚上六点钟到七点钟的样子。

绚烂的晚霞美如画,火烧云下,成群结队的暮鸦在空中盘旋,随后飞回了山林当中,引得林中发出婆娑声响。

徐徐微风拂过山岗,邕州城外茂密的丛林间,一条官道上若隐若现的出现无数黑点。

等过了差不多两三刻钟的时间,太阳完全落山,天地间灰蒙蒙的,侬智高等人眺望,就见到一支军容整齐的队伍,排着长龙,步步到了近前。

最前面的将领骑着马匹,大概三十来岁,面容刚毅,正目视着前方。

见到杨察,他徐徐策马过来,到十米开外就勒马停住,然后一个漂亮的动作翻身下马,走到近前向杨察拱手道:“见过司帅。”

“狄将军有礼。”

杨察回了一礼,他是转运使不是经略使,没有像范仲淹那样统筹全路军队的权力。

而且这次狄青出来,除了自身带的官职以外,还被临时授予了广南西路兵马都总管,也就是一路的军队最高长官,与杨察平级,所以杨察才会亲自出来迎接他。

这次朝廷对越南出兵,意思也很明白。杨察负责后勤、统筹,狄青负责主要军事战略、战术。两个人一文一武,分工协作,共同对付李朝。

“将军一路旅途劳累奔波,却是辛苦,还请先入城再叙。”

“好。”

狄青点点头。

当下他勒令士兵在城外安营扎寨,自己带了几个亲卫入城。

侬智高目光则扫向城外的朝廷天兵。

数万大军。

其中正规军只有一万人。

其余都是民夫。

唐代规定一万人出兵,要配备十到八匹马骡,携带大量粮草辎重。

宋代也基本上差不多,所以一万人出动,至少也要有两三万的民夫帮忙押运粮草军械。

这些民夫并非从开封而来,而是朝廷下达公文,调拨钱财,由诸路雇佣民夫,帮忙押运到路边境,再由其它路转运。

所以外面的队伍看似人数众多,一眼望不到尽头。但实际能打的,也就那些衣着整齐的正规军而已。

只是.

侬智高看到那些士兵,背后都背着一根长杆,腰间悬着环首短刀,身上无甲胄,也没有骑兵。

在狄青下达军令之后,便三三两两地去城外一片空地上准备安扎帐篷。

虽然军容挺整齐的。

然而浑身上下就一把环首短刀。

这样的一支部队,真的能够轻松消灭越李朝吗?

侬智高心中只剩下疑问。

此间杨察领着狄青进城,去了城内唯一的酒楼吃饭。

双方相谈甚欢,等酒宴过后,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。

本来杨察的意思是让狄青休息一天,等明天再开始谈正事。

但狄青显然很有兴致,拒绝了杨察的提议,希望能尽快商量出兵事宜。

见到他坚持,杨察也没有反对,便留下赵文佐和侬智高,四个人一起在州府衙门后院内商议起来。

后院屋内,杨察坐在主位上,狄青坐在下方第一个位置,赵文佐和侬智高依次坐着。

屋里点上了蜡烛,等侍从上了浓茶,关上房门之后,狄青才开口说道:“司帅,此番朝廷的意思,想必你也明白,不知道局势如何?”

“这段时间我统筹了一些兵马,储备了一些粮草,并且还派探子前往了边境查探情况,摸索出了两条可以进攻的路线。”

杨察摊开地图,对狄青说道:“自从今年朝廷异动以来,想必李朝也察觉到了这一点,在边境布置了大量兵马,由他们的太尉郭盛溢率领,驻扎于谅州一带。”

他指着地图上的点道:“从大宋去交趾的道路崎岖难行,即便是最好的大道也不好走,这雍鸡关古道就是唯一大道。但除了雍鸡关以外,还有这条从思陵州往南,过思明州、禄州,可直取李朝北江!”

狄青在舆图上扫视,雍鸡关就是后世友谊关,明代称为镇南关。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出兵越南的最好道路,汉灭交趾,隋灭交趾,都是走的这条路。

但可以预见的是,既然这条路是最好走的大道,那么在李朝已经有警惕的情况下,必然会选择大军驻守此地。

“将军。”

杨察又道:“我以为,李朝必定把守雍鸡关古道,我们虽然控制着雍鸡关,然而出兵南下,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