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440章.众望所归.(2 / 3)

加入书签

账手段,只是懵懵懂懂的看着眼前这一切,并没有察觉到任何隐忧,所以郭敏犹豫片刻之后,还是认为自己应该出手干涉一下,以尽量杜绝后患。
于是,抢在霍正源作出决定之前,郭敏突然迈步向前,扬声道:“霍大学士,请听鄙人一言。”
*
因为唐晟、丁文博、孟皓轩等人的各种建议,霍正源被打开了思路,发现眼前这批贱籍的利用价值远要比预想之中更大,心中惊喜之余,大脑也是迅速运转,认为自己完全可以扩展与修改既定计划,让自己的计划成果更为显赫。
听到郭敏的发言之后,霍正源因为专注思索的缘故,有些心不在焉,只是下意识的挥手回应道:“郭先生请说。”
郭敏表情严肃,道:“众位公子的诸项建议,固然皆是可行之策,但……鄙人认为,霍大学士不应该只是考虑这些建议是否可行有效,更还需要兼顾避嫌与忌讳之考量,否则您就算是暂时实现了计划意图,成为了南京局势的最大赢家,也必然将是贪小失大、后患无穷。”
霍正源微微一愣,终于是认真看向郭敏,问道:“郭先生不妨明说。”
郭敏神情愈发严肃,甚至还表现出了一丝咄咄逼人之意,缓缓道:“霍大学士明鉴!您是朝廷文臣,有些事情绝对不可僭越!您可以驱使一部分贱籍为您效力,但数量不宜太多、规模也不宜太大,否则一旦是闹大了影响,那就有蛊惑民心、聚众谋乱之嫌!
还有‘鼓动军户闹事’、‘收买守军武官’之类的建议,更是文臣插手军务,完全破坏了朝廷规矩,绝不可行!事后一定会引发朝廷猜忌,到时候恐怕就连赵阁臣也难以护您周全!”
提及“赵阁臣”三字的时候,郭敏刻意加重了语气。
很显然,郭敏明面上是在讲朝廷的猜忌,但实际上也在暗指赵俊臣的猜忌。
霍正源是一个绝顶聪明之人,自然可以听懂郭敏的暗示,顿时是心中一凛。
这几天以来,霍正源见到自己有机会干涉储君废立之事,巨大利益驱使之下不免是被冲昏了头脑,一心只考虑着南京局势的走向,竟是全然忽视了赵俊臣的态度。
在赴任东南巡阅使之前,霍正源也很清楚自己的位置敏感,早就规划好了未来方向——自己今后在主持远洋事宜之际,别的事情皆是可以自行做主,但唯有一件事情,即便是耽误时机也需要在请示赵俊臣之后再做决定,那就是自己麾下核心人员的招收与任命。
简而言之,就是人事权。
霍正源认为,只要把人事权完全交由赵俊臣定夺,绝不组建自己的班底,就可以稳定赵俊臣的信任、避免赵俊臣的猜疑。
此前霍正源主动遣散自己府中所有幕僚、向赵俊臣借来三位赵府幕僚委以重任的做法,就是这般决定的具体表现。
绝大多数情况下,地位与势力这两项东西是相辅相成的。
当你拥有了相关的地位与权柄,自然就会有人争相投机攀附,然后就拥有了与自身地位相匹配的势力,拥有了匹配自身地位的势力之后,又可以进一步稳固自己的地位权柄,可谓是一种正向循环。
而霍正源为了争取到赵俊臣的绝对信任,则是主动放弃了这般正向循环的机会,乃是霍正源与赵俊臣二人心照不宣的默契。
但现在,这种默契正在面临着巨大考验。
利用南京局势操纵储君废立的极佳机会就摆在自己眼前,霍正源当然是不愿意放弃。
但若是想要插手南京局势,霍正源缺少人手效力,他现在唯一能想到的可行之策,就是收买大批贱籍为自己效力卖命。
但想让这些贱籍为自己卖命,就必须要向他们承诺未来、表示自己愿意帮助他们脱离贱籍。
这样一来,只要霍正源还重视自己信誉、事后就必须遵守承诺,贱籍们也一定会对霍正源感恩戴德。
再然后,霍正源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在贱籍之中大规模的筛选人才、收买人心、组建班底、扩展人脉。
而这般局面形成之后,也一定会引发赵俊臣的猜忌、逐渐动摇双方的信任基础。
掌权者的秉性皆是大差不差,赵俊臣虽然经常腹诽德庆皇帝的狐性多疑,但他自己其实也强不了多少。
霍正源有没有这种想法是一回事,有没有实力与机会落实这般想法,那就是另一回事了。
想到这里,霍正源不由是陷入两难,紧皱眉头良久不语。
他既不愿意放弃眼前的绝佳机会,也不愿意引起赵俊臣的猜疑——至少现在,霍正源还是对赵俊臣忠心耿耿、心悦诚服的。
看到霍正源的沉默不言,唐晟、丁文博、孟皓轩等等众位贱籍皆是心情紧张,眼巴巴地偷偷打量霍正源。
而郭敏也依然是表情严肃,同样紧紧盯着霍正源的表情变化,等待着霍正源的回应。
这般情况,让霍正源产生了一种骑虎难下的感觉。
最终,皱眉沉吟良久之后,霍正源终于是想到了一个自认为“两全其美”的对策。
只见霍正源先是冲着郭敏轻轻点头,表示自己已经听懂了他的暗示与劝诫。
随后,霍正源再次转头看向了唐晟、丁文博、孟皓轩等等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